引導你花錢 大家都上鉤過的誘餌效應
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:本來想買包小薯,結果看了一下菜單,卻發現大薯好像更划算,最後默默的就點了大份的。或是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,明明就沒有很餓,卻因為大爆米花感覺很超值,最後就抱著大爆米花離開了。如果是這樣你就被一種名為「誘餌效應」的認知偏見所蠱惑,這種認知偏見會提出一項不太吸引人的額外選擇,誘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選擇的錢。哈佛大學心理學家Linda Chang表示:「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設計選項,就能推動人們轉而選擇價格更高的產品。」

利用中間選項引導消費者

試想今天在咖啡店點餐,我們有兩種選擇:小杯$65以及大杯$90,你會怎麼選呢?大部分的人可能會選擇小杯的,因為大杯的對我們來說有點太貴了。但選項假設換成三個,小杯$65、中杯$80以及大杯$90,在加入了與大杯差不多價格的中杯後,之前被我們認為太貴的大杯是不是看起來更吸引人了呢?中杯的選項就是一個誘餌,為了讓大杯的選項看起來更「超值」,心理學上稱這種情形為「誘餌效應」。

讀懂消費者心理 拋出誘餌

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理性,如果你是某個雜誌的忠實讀者,閱讀他們家雜誌好幾年了,後來決定要長期訂閱,你原本打算訂購一年,後來發現有訂購二年與三年的方案,想說既然都會閱讀,也許可以考慮訂二年或三年,感覺比較便宜。你直覺認為哪種方案比較便宜?其實不管你選擇哪個方案,你以為的便宜都沒有便宜到,因為不管訂購一年、二年或三年,仔細一算每本的單價是一樣的!但我們常常會有一種「買多比較划算」的錯覺,當去量販店常常也都會以為多買一些比較優惠,但實際去計算,其實並沒有優惠或便宜多少,但一般會計算、錙銖必較的少之又少,大部分還是依直覺行事。

誘餌效應是最先在消費品的選擇中被發現的,現在已經被證明是相當普遍的現象,經濟學認為,人們在作選擇時很少不做比較。那麽為了讓消費者作出有利于商家利益的選擇,便會安排一些誘人的「誘餌」,從而引導消費者作出「正中商家下懷」的決策。有更多的時候,「誘餌」並不需要真的存在。在行銷活動中,常常有這一種「幽靈誘餌」,比如旅館會對已經訂出去的房間大做廣告,有的公司會宣傳還沒有上市的產品等。在很多汽車、手機、化妝品的產品目錄中,商家們其實並非奢望賣出多少豪華套裝和頂級配置,而是以此來提高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期望價位。我們司空見慣的降價促銷活動中,也有幽靈誘餌的成分,商家常常會提到當前並不起作用的原價,那就是一個被壓倒的誘餌。

價格是行銷4P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,有許多行銷策略都是憑藉著在價格上面動的一些小心思,而讓大大提升客單價、企業營收增長。

消息來源: 大大學院、工商時報、BBC英倫網、華人百科、每日頭條